其他
中国支原体感染大爆发?也许只是假象
Editor's Note
这篇提供一种不同的声音。支原体感染情况究竟如何,期待看到疾控机构的流行病调查数据。大家有什么看法?请留言分享。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返朴 Author 李长青
支原体感染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发生概率都很高。
撰文 | 李长青(医学博士、旅美执业医师)
入秋以来,国内不断传出关于支原体感染大爆发的报道,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和医学科普人士加入讨论,支原体感染由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。
但笔者要给这个热点泼点冷水:当前大量被诊断为支原体感染的病人,真的都是支原体感染吗?
之所以有此疑问,首先是基于笔者对国内支原体感染过度诊断和治疗的了解。在以往年份,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儿科,都把检测支原体抗体作为针对呼吸道疾病的常规项目,一旦阳性就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,最常用的是阿奇霉素。
但很多医学指南,包括一些医学科普人士都反复提过,血清学检测对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很差,其缺陷包括疾病早期的假阴性和疾病恢复期的假阳性。根据番禺妇幼保健院的一项局部调查,血清抗体检测支原体感染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发生概率均高达40%以上。
正因如此,权威机构比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,一般使用鼻拭子核酸检测来诊断支原体感染。但在国内,这个检测在很多医疗机构都不是常规项目。
提出此疑问的另外一个依据则来自传染病的常识:在秋冬季节,虽然支原体是不容忽视的一种病原体,但并不是最常见的。按照统计,最常见的感染还是病毒。除了大家已经极为熟悉的新冠病毒,还有鼻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、季节性冠状病毒等。尤其是涉及全国多个地区的流行性呼吸道感染,病毒流行远比支原体流行常见。
支原体之所以一般不会造成大流行,和其生物学特点有关。相比病毒和一些常见的感染呼吸道的细菌,支原体的复制要慢许多。普通细菌传代时间只需要一二十分钟,而支原体则需要六个小时。相对来说,支原体潜伏期也更长,可达一到三周。基于这些特点,虽然支原体感染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,但传播速度远低于其它呼吸道传染病。
正因支原体相对于病毒更少见,传播能力又低,对于呼吸道感染病人的门急诊检测应该以常见病毒和细菌为主,比如咽拭子查链球菌,尿抗原查军团菌,尤其是鼻拭子查常见呼吸道病毒。而这些在国内很多门急诊都不是常规项目。
这种检测的偏差,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,以及诊断支原体感染后使用抗生素的利益驱动,使得这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已经成了习惯,即便知道其不可靠也依然照做。以往就有很多呼吸道病毒感染被当作支原体感染治疗,这次也不排除这种可能。尽管对于多数患者来说,其结局可能差别不大,因为大多数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都可以自愈,结局良好。但大范围的过度治疗,就可能让不良反应集中爆发——滥用抗生素所致的种种后果大家已经不陌生,且已经有媒体报道阿奇霉素致死事件。
对支原体感染“疫情”的怀疑还来自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横向对比。今年六月份发表于《柳叶刀(微生物学)》的一份研究,追踪了新冠疫情期间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情况。
在疫情早期,因为各种隔离措施,很多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不出意外地出现了断崖式下降,其中就包括了支原体感染,呼吸道疾病患者检测出支原体阳性的比例(使用直接检测方法包括核酸和抗原检测检出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)从疫情前(2017-2020)的8.61%降至1.69%(2020-2021)。
奇怪的现象出现在2021-2022年期间,因为一些地方的防疫措施放开,其它传染病出现了回升,包括鼻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,但支原体感染却进一步下降到0.7%。以瑞士苏黎世大学儿童医院为例,自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的一年间,所送检的样本中新冠病毒阳性数遥遥领先,达5000多份。其次是呼吸道合胞病毒671份,鼻病毒523份,其它常见呼吸道病毒也有100多或两位数,唯独支原体阳性数为0。
上述发现引起了国际关注,监测地点扩展到了23个国家的42个地区,一直到2023年3月份,支原体感染就如同消失了一般,在送检的二十多万份样本中,只有200多份阳性,阳性率仅千分之一。
如今北半球国家基本进入了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期,搜索关于支原体流行的国际新闻,只有《环球时报》(英文版)一家。相比国内的备受关注,支原体在其它地方就如同不存在一样。
究竟是谁错了,可能还需要拭目以待,不排除接下来几个月支原体在世界各地复燃的可能性。不过基于以往支原体感染过度诊断和治疗的现实,在认定当前支原体“疫情”之前,亟需一些核实和纠正工作,包括:
限制及取消呼吸道患者的常规血清学支原体抗体检测,对于怀疑支原体感染的患者,改用鼻拭子抗原检测;
推广呼吸道病毒相关检测;
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统计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数据,并及时公布。
眼下,国内媒体和自媒体已经将支原体爆发当作既定事实,但这个结果很值得怀疑。不存疑地接受它,可能会导致一错再错。
更多精彩: